可做奧鵬院校所有作業(yè),畢業(yè)論文,咨詢請?zhí)砑観Q:3230981406 微信:aopopenfd777
20秋學期《公共政策分析》在線平時作業(yè)2
試卷總分:100 得分:100
第1題,在公共政策分析中,對利益如何分配、利益究竟分配給誰等問題的回答,構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論的( )范疇。
A、事實分析
B、價值分析
C、規(guī)范分析
D、利益分析
正確答案:
第2題,把公共利益訴求轉換為權威性的公共政策,這是( )。
A、利益表達
B、利益綜合
C、政策制定
D、政策執(zhí)行
正確答案:
第3題,"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"是一種典型的( ?。?br/>A、替代式政策執(zhí)行
B、殘缺式政策執(zhí)行
C、照搬式政策執(zhí)行
D、觀望式政策執(zhí)行
正確答案:
第4題,根據(jù)政策評估的結果,采取漸進方式對現(xiàn)有政策加以補充、修正,這是( )。
A、政策均衡
B、政策終結
C、政策持續(xù)
D、政策調(diào)整
正確答案:
答案來源:(www.),( )是整個公共政策過程的邏輯起點。
A、公共政策目標的確定
B、公共政策問題的認定
C、政治領袖的政策意向
D、社會公眾的政策呼吁
正確答案:
第6題,政策宣傳在公共政策學概念體系中屬于( )
A、核心概念
B、次級概念
C、主要概念
D、邊際概念
正確答案:
第7題,終止由公共政策執(zhí)行而帶來的某種或某些服務,屬于( )。
A、功能的終結
B、組織的終結
C、公共政策自身的終結
D、以上都不是
正確答案:
第8題,政策在執(zhí)行過程中只是被宣傳了一通,而未被轉化為操作性的具體措施,屬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現(xiàn)中的( )。
A、政策表面化
B、政策替換
C、政策缺損
D、政策擴大化
正確答案:
第9題,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所采取的試點評估法屬于( )
A、"前-后"對比法
B、"投射-實施后"對比法
C、"控制對象-實驗對象"對比法
D、"有-無政策"對比法
正確答案:
答案來源:(www.),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( )。
A、社會問題是政策問題的一部分
B、社會問題轉變?yōu)檎邌栴}必須經(jīng)過公眾議程
C、公眾議程對政府議程沒有任何影響
D、社會問題必須經(jīng)過一定程序才能成為政策問題
正確答案:
第11題,當代中國公共政策的構成主要包括( )
A、黨的政策
B、行政決策
C、立法決策
D、人大決策
正確答案:,B,C,D
答案來源:(www.),屬于公共政策問題認定范疇的有( )。
A、公共政策規(guī)劃
B、公共政策議程建立
C、公共政策合法化
D、公共政策問題構建
正確答案:
第13題,政策終結的方式有( )
A、合并
B、替代
C、縮減
D、分解
正確答案:
第14題,公共政策規(guī)劃是一個狹義的政策分析過程,其程序包括( )等步驟。
A、政策目標的確定
B、政策方案的設計
C、政策方案的選擇
D、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論證
正確答案:,B,C,D
答案來源:(www.),公共政策學的學科要素有( ?。?br/>A、理論淵源
B、概念體系
C、研究對象
D、研究方法
正確答案:,C,D
第16題,公共政策的終結對象有( )。
A、未實施的政策
B、功能的終結
C、組織的終結
D、公共政策自身的終結
正確答案:,C
第17題,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內(nèi)容包括( )。
A、公共政策問題合法化
B、公共政策內(nèi)容的合法化
C、決策程序合法化
D、公共政策對象合法化
正確答案:
第18題,公共政策執(zhí)行的浴盆模型認為,在政策方案的執(zhí)行過程中,失效分為( )。
A、耗損失效
B、早期失效
C、人為失效
D、偶然失效
正確答案:,B,C
第19題,除了公平性外,高質量的公共政策還表現(xiàn)在( )等層面。
A、明晰性
B、合理性
C、穩(wěn)定性
D、協(xié)調(diào)性
正確答案:,B,C,D
答案來源:(www.),與其他學科比較起來,公共政策學具有( )等特征。
A、政治敏感性
B、科學性
C、知識的多學科性與跨學科性
D、藝術性
正確答案:
第21題,問題要成為社會公共問題,進而成為公共政策問題,必須直接或間接地借助于團體的力量,以此影響政府部門。
A、錯誤
B、正確
正確答案:
第22題,社會心理承受力與政策能否有效地執(zhí)行無關
A、錯誤
B、正確
正確答案:
第23題,公共政策,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科學,早已有之。
A、錯誤
B、正確
正確答案:
第24題,公共政策要求制定者與執(zhí)行者具有行為一致性和執(zhí)行重復性。
A、錯誤
B、正確
正確答案:
答案來源:(www.),層級分析法是一種用來明確一個問題情境的原因的技術,其中,可能原因是指一切事件或行動,不論關系如何,只要它可能促成問題情境發(fā)生,就被視為可能原因。
A、錯誤
B、正確
正確答案:√